近年來,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高度重視森林資源保護工作,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認真落實省、市、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決策部署,扎實開展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。
強化森林資源管護,筑牢綠色屏障。扎實開展林草有害生物防治。認真開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、森林草原監測評價、松材線蟲病五年攻堅行動、苗圃基地產地檢疫、調運檢疫和復檢等各項工作,嚴防嚴控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危害,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1‰、無公害防治率96%、災害測報準確率99%、種苗產地檢疫率100%、監測覆蓋率達到100%。草原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5.5%以內、防治率達100%、無公害防治率85%。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。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修復,科學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,完成第二次上報國家審核、草原基況調查。加強濕地保護管理,理賠野生動物肇事案件162起,理賠金額97200元。完成《雙江自治縣古茶樹保護管理技術規程(試行)》初稿編制。
加強生態修復治理,夯實生態根基。全面落實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,實施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補助114.28萬畝、生態公益林補償61.09萬畝、森林撫育1萬畝。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,推進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模式。穩步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工程,新增核實面積0.55萬畝,2020年0.3萬畝退耕還草通過省級檢查驗收;依托國有勐峨林場保障性苗圃建設,加強造林綠化苗木培育,培育苗木1901.72萬株,其中特色鄉土樹種苗木143萬株,基本滿足全縣造林及綠化美化需求。
抓實生態產業建設,提升生態質量。鞏固提升50萬畝核桃產業,實施核桃提質增效4萬畝,2022年掛果面積34.3萬畝,干果產量3.67萬噸,產值4.41億元。打造優質臨滄堅果產業基地23.78萬畝,實施臨滄堅果提質增效3萬畝,2022年掛果面積3.8萬畝,干果產量1292噸,產值4522萬元。強化產業延鏈補鏈強鏈,抓實林草科技“三個雙百”工程。大力培育發展林下產業,完成種植滇黃精、三七、葛根、茯苓、半夏、雪膽、西南遠志等林下中藥材2395畝,累計種植30444畝,產值6135萬元。積極培育壯大林草產業發展市場主體,解決“大資源、小產業、低效益”問題,全縣涉林企業27戶,總產值4.41億元。林農專業合作社達39戶,林業總產值2026.97萬元,注冊商標3個。